• <menu id="mmqm2"><table id="mmqm2"></table></menu>
    <bdo id="mmqm2"><center id="mmqm2"></center></bdo>
    • 歡迎訪問中國光電光電子行業網! 主辦單位: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
    國家為何要大力培育發展團體標準
    發布時間:2022-04-14    來源:標準技術創新平臺   閱讀次數:15993 分享到:

    一、制定速度快、緊跟市場

      無論是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都是技術委員會根據協商一致原則制修訂的,技術委員會的委員來源范圍廣,而且都是兼職,組織起來制定標準困難較大,標準制定從提案、立項、制定、審查、公布、出版,經過的環節較多,周期長,對有些產品,尤其是工業產品,標準公布之時,就是產品更新換代之日。團體標準則由團體成員自己制定,標準制定工作組由團體成員內部專家組成,專門司職于該標準制定工作,團體成員一旦決定制定某項標準,標準制定工作組能夠集中精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不需要開過多會議,簡化了立項、審查、批準、頒布、出版等環節,團體標準相對于正式標準,制定速度快、緊跟市場需要的變化,有極高的市場適應能力。

    二、制定成本低

      團體標準與正式標準相比,可以節省由標準制定周期引起的時間成本、正式標準制定周期比團體標準長,因而時間成本就高;在標準研制方面,團體標準要比正式標準節省成本、團體標準是在各成員現有的技術基礎上制定,不需要增加過多的研究費用、而正式標準由于其具有抽象性的特點,許多參數需要多次的試驗研究才能確定,因而增加了實驗研究的成本;團體標準是團體內部標準,一般不需要正式出版,而正式標準必須公開出版發行、所以團體標準節省了出版發行費用;正式標準一般由國家、地方財政補貼,花納稅人的錢,而團體標準的費用由聯型成員自己承擔,不需要國家、地方補貼,節省公共開支,而團體組織在標準的制定過程中會主動的選擇經濟、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節約了成本。

    三、某種程度上更符合實際

      制定標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適應市場需要或控制市場。正式標準則不然,因為正式標準成員來自不同的利益主體,企業關注市場利益,消費者關注自己的權益,政府部門則關注公眾利益和社會利益,專家學者考慮的是技術方面的因素,他們可能與企業關注焦點不一致,甚至沖突。正式標準是不同利益主體協商一致的產物,團體標準是相同利益主體協商一致的產物,所以團體標準更符合市場的要求,對團體中的企業來說更實用。尤其是我國的國家標準由于是政府主導,專家制定,往往與市場脫節,對企業來說不實用。

    四、專利標準化的主要途徑

      一般說來、正式標準與專利是相互排斥的。正式標準具有公共性、普遍適用性,正式標準的推廣應用是其價值的最重要體現;專利是技術的產權屬性,它帶有地域性、排他性、壟斷性的特征,獲得許可是實施專利技術的前提,一般說來,正式標準應盡量不包含專利,除非該專利技術是其他非專利技術無可替代的,并與標準對應的產品或方法有直接的聯系,經標準制定委員會認定、方可將專利技術納入正式標準,標準實施后,專利人應向任何有興趣的第三方免費許可該專利技術,或以合理條件向任何感興趣的第三方等提供有償轉讓技術,并將以同樣的條件向所有的被許可人提供,排除任何損害其競爭對手的可能性。

      團體標準則致力于將各成員的專利技術納人標準。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產品的技術集成度越來越高,一項產品的技術標準往往對應著一個技術群落,其核心技術為團體成員所擁有。產業團體成員分布在產業鏈各個環節,有各自不同的分工,掌握著不同環節的核心技術,若沒有團體標準,則很難將這些專利技術捆綁集成,專利技術只能自己使用,無法成規模的擴散。團體標準則將產品產業鏈各環節的專利技術集成在一起形成專利池;在團體內部,以專利交叉許可或專利池協議的方式,規定團體成員可以相互使用所擁有的專利,實現了互補性技術的融合,降低了團體成員的交易成本。對外,非團體成員很難攻克專利池,因為一個專利池少則幾十項專利,多則上百項專利,對一個企業來說不具備技術實力攻克整個產業鏈上的各個專利.專利池對非團體成員具有專利封鎖作用,從而使團體標準成為事實標準,非正式成員不得不執行團體標準。由于團體標準無需免費提供納人到標準中的專利技術,采用團體標準就必須購買相關專利,使其走人專利陷阱,支付巨額的專利費或轉移成本,而團體成員則獲得由于標準而帶來的壟斷利益。所以,團體標準是實現專利標準化的最主要途徑。

    五、更關注所有者的權益

      團體標準表面上與行業標準有相似點,實際上則有較大的差異。行業標準在我國是一種正式標準,對所有行業內的企業開放,從理論上講是代表整個行業利益的。產業團體是行業內若干家同類型的企業自發組織成立的組織,該組織不代表整個行業,但能控制整個行業,由其制定的團體標準高度關注團體內企業的利益,所以在代表性方面比行業標準要精確和專注。由于行業標準在標準制定的組織方面、標準制定程序方面存在著與國家標準相同的弊端,雖然有代表性廣的特點,但與企業利益相關性不密切,不能代表行業內企業的相關權益,致使許多行業標準企業不愿意實施。所以,團體標準最能代表企業的權益。


    免責聲明:來源標記為網絡的文章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協會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標準標準查詢免費渠道

    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地方標準查詢渠道 ....

    04-12

    2023年1月專精特新企業專利創新指數運行情況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重要文章內涵,中國專利信息中心聚焦當前我國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現狀,開展了企業專利創新行....

    03-02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版權所有@2023
    010-84321456/1457
    coema@coema.org.cn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四號中國電科十一所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