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成書于戰國中期的《墨經》最早述及小孔成像現象,是最早有記載的完整的光學實驗,最早揭示了光的直線傳播性質?!苯?,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徐紅星教授在一場科普報告中說。
當天,“徐紅星院士科學與人文科普工作室”在武漢出版集團揭牌。揭牌儀式后,徐紅星院士以《神奇的光學漫談和未來世界科技的推動力》為題,在科普工作室作了首場報告。
徐紅星院士作科普工作室首場報告。王啟輝 攝
“我們老祖宗很早就對光進行了研究,并且對光有非??茖W的認識?!毙旒t星院士自豪地說。
“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遠近有端,與于光,故景庫內也?!彼趫蟾娴腜PT上展示了《墨經》中的這段話。
徐紅星院士在科普報告會上展示的我國古代小孔成像圖片。
徐紅星院士說,這幾句話將光的特點描述了出來,就是說,光像箭一樣,是直線傳播,將下邊投影到上邊,上邊投影到下邊,透過小孔成人的倒像?!斑@個是我們古人了不起的關于光學方面的成就,在得出小孔成像這一科學實驗結果的過程中,對現象的觀察、描述都非常仔細,從中可以看出,我們中國人是非常具有科學精神的?!?
“小孔成像是最早的科學實驗,比古希臘有記錄的科學實驗早了一百多年?!毙旒t星院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科學實驗,文化和文明程度是很發達的?!爸袊俏拿鞴艊?,擁有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歷史,小孔成像這一科學實驗及其所代表的科學精神,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體現?!?
報告會上,徐紅星院士從生活中的光學現象講起,介紹了“什么是光”,帶來了一場光學和光子科技的科普盛宴。
他介紹了光學發展中重要的實驗,例如三棱鏡對光的色散、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光電效應等。隨著科技發展,人們對光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如今,光學研究已進入微納時代。納米光學為信息、生物、能源等眾多領域帶來突破性變革,光子科技也不斷推動著產業發展。
最近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中有三次都是天文學獲獎,說明天文學越來越重要。天文學是以觀測為主的科學,2009年國際天文年是以紀念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400年提出的,體現了天....
12-01今年以來,已有多款采用?Pancake?折疊光路設計的?VR?終端產品陸續發布,包括?YVR?2、創維?Pancake?1?系列、聯想?ThinkReality?VRX、PICO?4?/4?Pro?和?Quest?Pro。....
11-03